您好,欢迎来到应急服务网-应急行业门户网站!
突发事件研究室
“7·6”新疆叶城泥石流灾害
发布时间:2020-12-21 14:28: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突发事件研究室

 

事件简述

  2016年7月6日凌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柯克亚乡6村突发泥石流灾害。灾害发生后,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及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迅速行动、协同配合,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抢险救灾。

二、事件属性

事件时间

2016年7月6日

事件发生地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柯克亚乡

事件类别

自然灾害

二级类别

泥石流灾害

事件级别

特大事件

事件危害程度

35人死亡、10人受伤

涉及部门

消防、武警、应急办、民政、国土资源、卫生、水利、交通、通讯管理局、塔里木河管理局、保险

三、基本情况

2016年7月6日凌晨,喀什地区叶城县柯克亚乡突降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形成洪水,降雨初期导致6村上游及周边山体发生多处黄土滑坡,而后持续强降雨又引发溃决型稀性泥石流灾害。当时正值深夜,群众并未警觉,虽然乡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全力转移了部分群众,但因山高路险、居住分散,骤然而至的泥石流仍造成35人遇难、7人失联、10人受伤,43间房屋倒塌,14公里道路、光伏电力设施、通讯设施完全冲毁,5座吊桥、8处桥涵受损,与外界联系全部中断。

四、应急处置情况

  接到灾情报告后,自治区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一)领导重视,靠前指挥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派工作组赶赴一线指导工作。灾害发生后,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俞正声、张高丽、汪洋、杨晶、王勇等领导同志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一切努力,全力组织搜寻被埋人员和救治伤员,妥善安置和安抚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并派出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带队,国土资源部、民政部、水利部、交通部、气象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和帮助做好现场救援、基础设施抢通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二是自治区快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应战。灾害发生后,自治区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抢险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全力做好救灾工作,并对全区防灾减灾工作进行部署。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迅速组织召开自治区指挥部会议,启动自治区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之后,又多次组织召开相关专题会议,要求将搜救工作放在第一位,积极救治受伤人员,妥为善后,解决好受灾群众的衣食住生活保障,恢复灾区通讯,抢通损毁道路,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要求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坚决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要求各地立即开展防灾减灾自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坚决落实防灾救灾责任制,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信息上报制度。处置期间,雪克来提·扎克尔数次通过海事卫星电话与前方救灾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救灾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和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快速反应,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

  三是领导靠前指挥,加强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灾害发生后,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受委派第一时间率领自治区应急办、民政厅、国土资源厅、卫计委、水利厅、交通厅、通讯管理局、塔里木河管理局、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救灾,处理善后。7月7日18时30分,自治区工作组乘机到达喀什,8日凌晨1时赶到叶城县棋盘乡(距离事发地柯克亚乡6村110公里)后,连夜召开会议,听取当地汇报。8日上午,工作组翻越3000多米高的达坂,骑驴或徒步在泥泞的山路上行进5个多小时,前往事发地查看灾情,慰问安抚受灾群众。在全面了解灾情后,决定在7村成立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前方联合指挥部并作出安排部署: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将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搜寻失踪人员,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二是及时救助伤员,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善后和安抚工作;三是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尽快拿出灾后重建方案;四是组织力量,不分昼夜,尽快抢通被毁道路等基础设施。自治区领导的关怀,使当地干部群众增强了战胜灾害的信心,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抓住关键,合力救灾

  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喀什地区、叶城县及受灾当地乡村、军队武警等方面接到灾情报告后,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形成抢险救灾强大合力。

  一是以人为本,全力搜救被困人员。灾情发生后,抢救受灾群众生命是第一要务。接到灾情报告后,叶城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县民政局、人民医院等单位相关人员,携带救灾物资迅速赶往灾区开展工作。同时,设置临时救护所,组织医生连夜救治受伤人员,按照轻伤人员当即处理、重伤人员送往临时救护所进行救治的原则,妥善做好受伤人员的分类救治工作。喀什地委书记曾存和行署副专员买买提明·白克力带领相关人员连夜赶到柯克亚乡,调集各方力量全力搜救被困、失联群众,积极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安抚安置工作。喀什军分区立即成立救援指挥小组,组织数百名武警官兵连夜紧急驰援灾区,并协调柯克亚乡6村及附近的7村、8村民兵共120余人开展现场自救、互救工作。由解放军第18医院22名官兵组成的医疗分队携带医疗卫生帐篷2顶、病床12张、心电监护仪2套、野战救护车2辆,赶赴灾区展开救援。新疆军区某工兵团97人、18辆车和6台机械组成的抢险救援队向灾区驰援。武警新疆总队兵分两路,第一时间派出武警喀什支队和七支队共200余名官兵分赴两处受灾地域展开救援。各方协同作战,抓住救援黄金期,尽最大努力组织搜救,不间断开展地毯式搜索,寻找生命迹象。同时尽快转移周边群众,核实被困人员信息。组织专家和专业部门认真研判周边地质情况,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有效防范次生灾害。

  二是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在此次抢险救灾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乡村两级基层干部及“访惠聚”住村工作组成员。当灾害骤然降临并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当地乡村党员、干部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及时开展群众疏散、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等抢险救灾工作。

  特别是6村党支部书记阿里木江,为通知在本村担负饮水工程施工的5名汉族民工撤离,延误了时间,没能顾及家人,15名亲属全部遇难,但他忍住心中的悲痛,继续奋战不下火线,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另外,6村1名党员、2名保安为转移受灾群众不幸遇难。7、8、9村党支部积极组织本村村民,拿着工具、带着馕、赶着毛驴,冒着可能遭遇次生灾害的危险支援6村。这些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感人事迹,为抢险救灾的顺利进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为新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和谐新疆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三是协同作战,抓紧抢修基础设施。灾情发生后,自治区针对抢险救灾的关键环节,对受损严重的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展开分秒必争的抢修工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第一时间派出厅领导带队的救援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启动公路抢险保通应急预案,喀什、叶城公路管理局共派出250余名突击队员、48台机械车辆(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平板车等)快速进入受灾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和抢险保通工作。武警交通部队迅速投入230余名突击队员、90台(套)装备前往受灾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军地联合,日夜奋战,连续工作58小时,终于抢通简易便道15公里,为灾区抢险救援打通了生命通道。交通部门在沿线公路收费站开放绿色通道,保证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顺利运达救灾现场。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启动通讯保障三级应急预案,各电信企业组织骨干力量,共计派出线路抢修人员86名、通信保障车辆18辆,携带光缆铺设设备、基站设备、发电设备等到达灾区现场,分三段同时开始抢通光缆线路。由于受灾最严重的6村通信基站被泥石流掩埋,无法修复,政府现场指挥部决定放弃6村基站,全力修复7村通信基站,同时尽快恢复光缆传输。经过各单位通力合作,7月9日16时30分,中断的近10公里光缆重新铺设完毕,7村前线指挥部所在地通信恢复正常。通讯部门安排部分技术人员在灾区观场继续值守,做好保障。国网疆南供电公司调动1台应急发电车、4台发电机、6辆抢修车、25人应急抢修队伍以及相关电力物资赶赴现场,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救灾保电工作。

  四是尊重民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为保障灾区群众生活所需,民政部门迅速组织各类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帐篷200顶、棉被褥540套、棉大衣410件、睡袋200个、折叠床100张等大量救灾物资。民政部门用皮卡车将救灾应急物资通过牧道送往离重灾6村最近的7村,然后改用毛驴驮、人背的方式,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到群众手中,确保了受灾群众及时得到生活救助。新疆军区某陆航旅飞行3大队出动直升机,两次运送大衣、毛毯、食品、矿泉水等物资驰援灾区。自治区减灾委启动自治区二级救灾应急响应,拨专款5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救助、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及灾区重建工作。灾害发生当天,35名遇难者遗体被找到后,在充分尊重民族习惯的前提下,按照当地的习俗将逝者进行了妥善安葬、入土为安,并对遇难者家属进行了安抚。由于处理及时得当,善后工作得到了遇难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为稳定灾区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全面排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喀什地区叶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边境县,当地的安全稳定是边疆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抢险救灾指挥部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强调,整体抢险救灾工作要做到坚持救灾和维稳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两不误、两促进。喀什地区、叶城县两级公安机关保持一级响应,全员在岗在位,派出100余名警力赶赴灾区参与救援抢险工作,12辆越野车专门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1辆应急通讯车保障灾区通讯顺畅;组织交警维持好现场秩序,对救援沿线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和分流,确保救援车辆物资顺利抵达灾区;加大社会面巡控、舆情搜集,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六是科学决策,尽快完成灾后转移安置。灾情发生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国土资源厅领导与专家组一行深入受灾严重的柯克亚乡6村、7村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勘测,开展灾情分析,科学指导救灾工作。经过不漏死角地开展地质灾害和各类灾害隐患排查,实事求是地科学研判,专家组提出建议将柯克亚乡6村整体搬迁。指挥部认真听取和采纳专家组意见,决定在尊重当地群众意愿,充分考虑脱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经全体村民大会一致同意,结合精准扶贫,叶城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柯克亚乡6村整体搬迁工作,在县城工业园区拿出128套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全的保障性住房作为移民搬迁住房,统一配备米面油等生活物品,给每户准备了2000元备用金,保障了受灾群众及时得到生活救助,有房子住、有热饭吃、有干净水喝。截至7月11日,除留村放牧7户26人、外出40人外,剩余106户311人全部安全顺利入住县城新居。

五、经验教训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指挥下,自治区及灾区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日夜奋战,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与此同时,灾害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值得认真反思和改进。

  一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监测和预警。践行源头治理、预防为先、科学预警、动态管理新理念,对全疆易灾区、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精准研判,前瞻性地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二要坚持群防群治,加强科普宣教。只有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把防灾制度措施落实到基层、单位、家庭和个人,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挖掘、扩大信息员队伍,将宣传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做到每家每户每个人,做到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有防灾意识,才能及时发现险情,才能迅速发出警报、有效避让。

  三要进一步加强灾害易发区、偏远山区的预测预警工作。气象、水利、国土、地震等部门要与当地基层组织共同研究制定适合于民情的、管用的灾害预警方法,在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信息发布手段的多样性和时效性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解决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基层组织应急响应提供宝贵时间。

  四要强化通讯装备。应尽快给偏远山区、移动信号差的区域基层组织配发卫星电话或北斗设备、现场移动小平台等。在新疆,从县城到偏远山区,坐车往往都需数小时。只有给基层组织配备先进的通讯装备,才能在发生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送信息,才能让上级及时掌握灾情、迅速作出决策,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前往救援。

  五要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地区,要从重新规划、扶贫异地搬迁安置、地质隐患点整治等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做到防患于未然。